东北师范大学bob买球有保障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的自然科学院物理系,始创于1948年10月。1950年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4年撤系建院。
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控制科学与工程),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应用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课程与教学论),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物理)和电子信息),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物理学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考察;材料物理专业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物理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17年和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2人,博士生导师41人,bob买球有保障41人,副bob买球有保障3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4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bob买球有保障6人,吉林省“长白山人才工程”入选专家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第四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924人,硕士(全日制)、博士研究生698人。学院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一流学科为支撑,以具有科学家精神的青年物理人为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建立了“一个核心两个关键三个层次四个阶段”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在良好的教风、学风的浸润下,近五年涌现出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宝钢奖学金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获得国家、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百余项,有百余位青年学子保送到国内顶级高校及中科院各研究所深造。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平台。获批建设物理学(师范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吉林省首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吉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培养单位;建有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先进能源开发与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航天特种涂层材料科技创新中心等部省级科研平台,还设立了量子科学中心、辐射技术研究所、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院拥有教育部与国家外专局批准建立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学术交流平台,并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关系;学院设有教育部“中学物理示范性集中培训基地(国培基地)”,并受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承办《物理实验》杂志。近年来,学院聚焦四个面向,科教融汇,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季华实验室战略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服务区域发展,产教融合,牵头组建中国一汽-东北师大红旗学院人工智能班。
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及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SCI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攀升,出版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多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首届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吉林省高校“金课”建设项目,吉林省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若干;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七十多年来,学院传承东师红色基因,秉持“强师报国 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培养了大批理论功底扎实、实验动手能力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其中,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余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多人成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国际奥赛金牌教练。61届毕业生陆家羲先生的组合数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84届毕业生孙昌璞院士的量子物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5届毕业生刘益春院士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基础教育领域,95届毕业生史艺作为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地面教师,成功配合航天员完成了四大太空物理实验授课任务;99届毕业生龚鹏在激发中学生创造性学习方面贡献突出,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区域奖”。
(数据统计日期截止到2024年3月)